上线、缝补、粘后跟……每天,在金山区山阳镇体育路菜场附近的一个转角处,总能见到补鞋匠胡师傅在修修补补的身影,或在补鞋,或在修拉链等。
图说:胡师傅的补鞋摊 山阳镇供图(下同)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胡师傅名叫胡全龙,今年70岁,是山阳镇九龙汀南4组人。他说,在这个小角落摆了20多年的补鞋摊,转角虽小,却已然成了自己的半个“家”。
聊起当年摆鞋摊的经历,他依旧记忆犹新。原来,20多年前,胡师傅工作的单位解散,失业的他因年龄偏大,应聘几个岗位都失败了。经过反复思考,他投入上千元,从市区买来了补鞋机、剪刀、钳子、配钥匙机等工具,在山阳市场附近开始了摆摊生涯。
让胡师傅颇为自豪的是,他是无师自通。记得刚买回补鞋机时,他连摇都不会摇,更别说缝了,但他自己琢磨,不断尝试,一回生二回熟,慢慢就学会了。如今,补鞋机已经换了3台。由于动作娴熟、价格公道、修得又好,胡师傅的摊位前常有一些居民在等待维修,比如有个女青年提着双高跟鞋让胡师傅补后跟,有阿姨拿着件外套来修拉链,有老人拿着球鞋让胡师傅修鞋。很多居民是胡师傅的“回头客”,他们说胡师傅为人诚恳,手艺又好,所以很信任他。问起胡师傅这二十多年来到底修了几双鞋、几把伞、配了几把钥匙、换了几个拉锁头,胡师傅笑着说,这哪记得清?也许,胡师傅那只坐得油光发亮的小矮凳就是答案。
图说:胡师傅在裁剪鞋后跟垫
然而,随着时代的发展,找胡师傅修理的人越来越少。“风风雨雨20多年,时代不同喽,住在老街上的人越来越少,都买房子或者动迁搬到了新城区,想要修修补补的人也越来越少,我这生意也一天不如一天,也许再过十年或者不到十年,我这个行当也像三轮车夫一样,消失了。”胡师傅见没人来修,便拿出智能机边刷抖音边回忆说,刚摆摊时,附近街上都是三轮车,如今,取而代之的是滴滴车、出租车、私家车等。同样的,现在老百姓生活都好了,都喜欢在网上买了,东西坏了可能就扔掉换新的了。
胡师傅指着自己锃亮的皮鞋笑呵呵地说,你看,连我这个老农民都天天穿皮鞋了,而且现在动迁也不用下地了,道路也平整了,鞋子穿起来更省了,修的人自然更少了。
风风雨雨二十年。也许,胡师傅那双布满老茧和伤痕的手诉说着这些年来的酸甜苦辣。当问及胡师傅打算何时退休时,他拿起茶杯,喝了口水,笑着说:“我这个年纪了,出门就当是来散心的,能做一点是一点,也蛮开心的。”他乐呵呵地说,以前,中午一直是吃泡面或者带饭,又冷又不健康,如今,赶上了好时代,离摊位两三百米就有个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,每天出个5元钱,就能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午饭,遇上元宵节、端午节,还有汤圆和粽子吃,很开心的。当问及一个月能赚多少时,胡师傅很知足地说:“我退休金2000多元,再加上在这里修修补补,一个月有四千多吧,我是农民呀,真的已经很好了。”
就在上个月,胡师傅还搬上了新居,老夫妻俩住上了90多平方米、13层的安置房:“儿子帮我们装修掉了十几万元,东西都是新的,亮亮堂堂,住得很开心,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。”
通讯员 王萍 新民晚报记者 屠瑜
标签: